2020年,鄂托克前旗始終圍繞“脫貧攻堅抓黨建、抓好黨建促脫貧”的工作思路,著力在強化隊伍建設、注重智志雙扶、延展脫貧路徑等關鍵環節發力,將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,持續鞏固脫貧實效。
抓實隊伍建設這一核心要素,全面排查評估,緊盯短板發力。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、結構合理、素質優良、擔當作為的村級干部隊伍,為脫貧一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。建立村級干部常態化審查機制,以嘎查村(社區)“兩委”換屆前期排查為契機,對現任444名村級干部逐一“過篩子”,全面厘清違規違紀違法情況及有關問題線索,確保村級干部隊伍純潔性。有序建立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工作,223名后備干部與包片領導、駐村干部、“兩委”負責人建立“結對幫帶關系”,優先安排后備干部到“紅袖標”志愿服務隊、化解矛盾糾紛崗等崗位歷練,累計辦理惠民事項2180件,化解矛盾糾紛793件。配強一線力量,精準選派68支、210名干部全脫產駐村蹲點,特別是選派的62名第一書記全部為科級后備干部,切實打造“帶不走的扶貧隊伍”。
抓實智志雙扶這一關鍵環節,實現多元聯動,激發內生動力。堅持將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,著力從思想教育、農技推廣等方面為農牧民群眾補足“精神之鈣”,不斷拓寬致富門道。按照“缺什么、補什么”的原則,統籌整合農牧、林業、水利等部門資源,采取“遠程指導+實地操作”“課堂+現場”等方式對農牧民群眾開展“訂單式”實操性技能培訓,惠及群眾4.4萬人次,幫助農牧民掌握脫貧技能。建立“黨員干部+貧困戶”“致富帶頭人+貧困戶”結對幫帶機制,完善幫扶意愿和幫扶需求“雙向對接”機制,通過扶思想、扶知識、扶技術等方式加大對貧困群眾的幫扶力度,增強貧困群眾的發展能力。推動農牧業科技服務隊、嘎查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指導組、新時代文明實踐隊等20多支隊伍下沉各鎮,幫帶、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、鄉村醫生、非遺傳承人等本土人才500多名,不斷為基層一線“造血”。
抓實機制創新這一重要抓手,延展脫貧路徑,實現立體推進。建立“支部+”的經營模式,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”“ 支部+基地+農戶”等經營手段,因地制宜建立民族刺繡、畜牧及養殖等農牧民合作社100余個,實現村集體經濟增總量、提效益。把企地合作作為重要切入點,引導74家企業與嘎查村結成“幫帶”對子,已有43家企業與幫扶嘎查村簽訂用工協議,提供就業崗位460余個。積極構建企地共建消費扶貧模式,籌辦企地合力助推脫貧攻堅現場會暨簽約儀式,現場簽訂協議11項,輻射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,帶動農牧戶338戶,暢通貧困群眾農產品銷售渠道。發揮土地效益助力脫貧攻堅,通過盤活土地資源、發展租賃經濟、發展股份合作社等多種方式,實現貧困群眾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“雙贏”,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強“造血”功能。
主辦: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辦:鄂爾多斯市政務服務局
網站標識碼: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號-2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477-8581170(工作時間)
建議使用:1920×1080分辨率 建議使用IE9以上瀏覽器
郵箱:ordosxxbs@163.com